2024年11月02日 星期六2021年度 互联网+中国文化才子展示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4
唐代書法鑒賞2
发布日期:2018-06-12


唐  李  邕  (678-747) 唐代影响深远的书法大家和著名的文章高手。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即知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世称“李北海”。政治命运坎坷,屡遭眨斥,后为宰相李林甫所害,含冤杖杀。工书,尤擅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羲之、献之)而有所创新,沉雄倜傥,自成面目,对后世颇有影响。李邕提倡创新,主张学书法不可一味摹拟,说“学我者死, 似我者俗”。他工诗文,善正、行、草书,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前后共为人写了数百篇,得到的润笔竟达数万之多。他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其书法个性明显,圆浑宽博,高势左低右高,笔力遒劲而舒放,给人以险峭爽朗之感。这同“二王”典雅萧散的书风显然有差异。李邕的书风对后世影响不小,宋代的苏东坡、米芾,元代的赵孟頫等,都多少受到李邕的影响,在强化笔力、体势中,去追求“风度闲雅”、“翩翩自肆”的书法境界。吕总《续书评》称李邕真、行书如“华岳三峰,黄河一曲”。《宣和书谱》称其“精于翰墨,行草之名尤著,初学右军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相传善自镌刻碑石。明代杨慎《丹铅录》称:“李北海手刻者数碑,后书‘黄仙鹤刻’,或云‘元省已刻’,皆自刻而托名者也。”传世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训碑》、《法华寺碑》、《端州石室记》、《李秀碑》等。文集已佚,明人辑存《李北海集》。

唐  李  邕  《东林寺碑》<李邕《东林寺碑》并序。刻于唐开元十九年(731),时间比柳公权碑还早,可惜原碑毁于火灾,现碑为元代至元三年(1337)重刻。至今也有六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仍不失为珍贵文物,现竖立在大雄宝殿之后。>

唐  李  邕  《端州石室记》<唐代正书碑刻。李邕书。开元十五年刻于端州七星岩。文共十八行,满行二十三字。书法疏朗峻拔,为著名唐楷之一。《端州石室记》的书法,不仅结构严谨、端庄、用笔圆滑方正、笔函清新、刚劲有力,而且内容具有唯物主义的进步倾向。他斥责了仙境的虚妄,歌颂了大自然山水的美景,在艺术上为后代留下了宝贵借鉴的地方。此碑在清初有380个字,清末仅剩319个字,如今清晰可辨仅存304个字了。为了保护此碑,民国二十七年由李磊夫捐建一护碑亭。一九六二年由政府拨款增建瓦顶,并予以维修,后又在碑前加建一水泥柱铁栏杆,避免人为损坏,但由于碑上有一马蹄旧痕,痕迹内有一小孔,游人常从铁栏栅处伸手掷硬币入小孔内,故马蹄痕迹越来越光滑,人们通常叫此碑为“马蹄碑”。>

唐  李  邕  《法华寺碑》<《法华寺碑》又名《秦望山法华寺碑》是碑久佚,为李邕于唐开元廿三年(735)十二月五十七岁时所书,石旧在浙江山阴秦望山,今佚。世传只一剪裱孤本。何子贞得之于吴门韩履卿家,每页四行,每行六字,计二十三开,东海伏灵芝刻石,今刊影出版,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研究 或学习李北海书法提供一件新的资料。传世仅何子贞藏宋拓孤本,以刀法验之,实是宋人刻本,非唐刻,且似木刻。何氏尝双钩重刻一石,其宋拓本今在上海博物馆,以前有正书局有影印本。此碑在明代就有翻刻,作开元十一年,或十三年者,皆是明人妄刻。>

唐  李  邕  《李思训碑》行书,碑在陕西蒲城县<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书。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于今陕西蒲城县。此碑是李邕晚年得意之作,被称为:“北海书中最(火亘)赫者”。《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满行七十字。碑石下半段文字残缺已甚。此碑书法瘦劲,凛然有势,结字取势纵长,奇宕流畅,其顿挫起伏奕奕动人,历来与《麓山寺碑》同被人推崇;气清质实,貌似《集王羲之圣教序》而风骨坚利,转折之方棱却源于北碑。 明杨慎在《杨升庵集》中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第一。”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若唐碑则怀仁所集之《圣教序》,不复论。外此可学,犹有三碑:李北海之《云麾将军》,寓奇变于规矩之中;颜平原之《裴将军》,藏分法于奋斫之内;《令狐夫人墓志》,使转顿挫,毫芒皆见,可为学行书石本佳碑,以笔法有入处也。”林散之老人说:“临李北海的字,用笔要翻。”翻即折,此碑的翻折特别明显,如“宁”字的宝盖头,“公”、“或”等字的方棱处,均为折锋所至,锋芒毕露,峻利非凡。结体也欹侧而安稳,内紧而外松;如“戟”字的左右两部分的横竖皆斜,倾侧欲倒,但两个斜体互为支撑的结果,则恰如人字梯般的平稳。李北海凭借惊人的笔力,更进一步拓开架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峻拔灵动、通体秀逸的艺术风格。>

唐  李  邕  《李秀碑》<全称《云麾将军李秀碑》,亦称《云麾将军碑》。堂天宝元年(七四二)正月立。李邕撰并书。原碑被裂作柱础,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李荫、邵正魁、董凤元于具署中掘地得之,仅六石。县令王惟俭携四石至大梁,后遂佚,仅存二石今在北京文天祥祠。行书。二石皆十二行,行五至十三字不等。《李秀碑》就是李邕书风的代表作。此碑书法笔画虽肥而骨力内含,字态虽丰腴却雄秀之气溢于字外,可以看得出其书法虽得力于〔二王』,但在用笔上增以放以添豪迈,丰其肢以纵柔媚,表现出李邕精熟的用笔技巧和渊博敦厚的学识。清梁*《评书帖》:『北海《李秀碑》比《云麾》更紧,有大令笔意。清翁方纲在《复初斋文集》中云:『是碑北海书之最遒美者,远在陕北《云麾》之上。』以行书书碑,这在李邕之先几乎是前无古人,《李秀碑》的出现,可以说是拓宽了我国碑铭书体的新途,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李邕的艺术创作,在书法发展史上,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唐  李  邕  《丽山寺碑》 旧拓旧裱《(唐)丽山寺碑》(唐)李邕 文并书 开元十八年左右立石(保真保老)旧裱本经折装 清晚期所拓 此碑在湖南长沙衡山县丽山寺 又名岳丽书院 碑为修岳寺而立 述及寺于晋太始修建立石等语 李邕书碑时被贬职称 “前陈州刺史”拓工精 墨色呦黑 字口清晰颇显精神共25叶50面完整无缺

唐  李  邕  《卢正道碑》
唐  李  邕  《岳麓寺碑》行楷 <《岳麓寺碑》又名《麓山寺碑》,唐代李邕撰文并书的碑刻,体兼行、楷,原石在长沙岳麓书院。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碑高2.7米,宽1.35米, 文共二十八行,满行五十六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碑侧刻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正书阴刻题名“元丰庚申元日同广惠道人来襄阳米黻”字样,“元丰庚申”即公元1080年。碑现在长沙岳麓山公园内。《麓山寺碑》 是李邕存世书迹代表作,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该碑笔力凝重雄健,气势纵横,如五岳之不可撼。运笔博采魏晋及北朝诸家之长,结体纵横相宜,笔法刚柔并施,章法参差错落,行云流水,化柔为刚之美。北宋黄庭坚评其:“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务太深耳,少令功拙相半,使子敬复生, 不过如此。”清孙承泽:“《岳麓寺碑》虽已残剥,然其锋颖尚凌厉不可一世。北海奇人,故所书尔尔。昔俞仲蔚谓此碑胜《云麾》,必有所见也。北海书宋初人不甚重之,至苏、米而稍袭其法;又至赵文敏,每作大书,看意以拟之矣。”(《庚子消夏记》)后起书法大师,如苏、米芾、赵孟俯等都沿袭其法。《麓山寺碑》 轶传“黄仙鹤刻”,黄仙鹤即李邕刻,黄仙鹤为李邕的化名。由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李邕撰文、书写、并镌刻,且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传世北宋拓本有故宫博物馆藏本、赵声伯藏本、苏州博物馆藏本。历代出版《麓山寺碑》碑帖甚多,国家文物出版社1984年曾出版《唐李邕书麓山寺碑》,以北京市文物商店藏宋拓本为底本。此碑是最能体现李邕成熟的行书风格的代表作。古人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说法,他是唐代书法家中惟一一位让后人将其与“书圣”王羲之比肩并立的人物。此碑雅健浑厚,碑意较浓,笔力内藏,刚而不露,极为沉着。因其作书宽大力沉,所以有“北海如象”的盛誉。>

唐  李  邕  《叶有道碑》全称《唐故叶有道先生神道碑并序》又称《叶国重碑》《追魂碑》《丁丁碑》。开元五年立于松阳;一说在今山东金乡;又说在今河南开封。行楷碑刻,与李氏另一著名行楷体碑《丽山寺碑》相较,此碑线条则偏于细瘦坚韧,而《丽山寺碑》用笔遒劲并略肥润。书法俊逸闲雅,不见欹侧之态。北宋蔡襄评此是李邕书碑中第一,原碑已佚,仅有明代翻刻本传此。此碑还有一大特色。李邕从容地使整幅字一气贯之,笔势相应,产生沉稳、流劲、平和、飞扬的节奏起伏,达到多变与和谐。从中我们也能发现作者才气、学养之高和书法功底之深。

唐  李怀琳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书法家。生卒不详,活动于公元七世纪,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李怀琳,洛阳人,国初时好为伪迹。其《大急就》称王书,及七贤书假云薛道衡作叙,及竹林叙事,并卫夫人'咄咄逼人',嵇康《绝交书》,并怀琳之伪迹也。"太宗时以善书历待诏文林馆,好伪托古人,作伪书几可乱真,此贴多类右军,卓然名家也。书法出于二王,曾伪作王羲之书法,以假乱真。草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相传为唐李怀琳仿作。 作品欣赏: 李怀琳《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唐  李怀琳  《绝交书》草书<《绝交书》是李怀琳草书的代表作,《书鉴》称此书[筋肉丰壮,位置典古,云行水流,浑然无迹]。清代吴德旋称其草法出于王献之。学写《绝交书》,可知此非虚语。 >

唐  李隆基  (685-762),陕西成纪(今甘肃)人。即唐玄宗,书法家,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少英武有权略,多才多艺,善骑射,并通晓音律历象之学。在位四十四年(713-756)。工书,各体皆备,且各立门户开宗创派,盛况空前。尤擅隶书,丰茂淳正。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凤,笔为海而吞鲸。”他从小就喜欢隶书和草书。始封楚王,后徙封临淄郡王。延和元年(712年)睿宗禅位于李隆基,即皇帝位,庙号玄宗。他当政初期,励精政事,经济、文化得到高度发展,开创“开元盛世”。《旧唐书·本纪》说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玄宗提倡隶书、章草、有他的用意,他大概有感于“二王”书风靡当时,形成“翰苑书体,狃于世习”。他锐意改革,因此以隶书来纠楷书,以章草来纠草书,这不一定是复古。传世刻石有隶书《纪泰山铭》、碑刻有:《王仁皎碑》、《凉国长公主碑》、《郧国长公主碑》、《赐益州畏史张敬忠敕》、《庆唐观记塑铭》、《石台孝经》。

唐  李隆基  《赐益州畏史张敬忠敕》
唐  李隆基  《鹡鸰颂》行书<墨迹纸本,疑双勾本。纵26厘米,横192厘米。共40行337字,行7~8字,字大如古钱。钤有“宣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晋府图书”、“吴廷”、“石渠宝笈、“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曾经宋宣和内府、明晋王府、吴廷、清内府等收藏。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馆。此帖书法萧散洒落,外柔内刚,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运笔精到,轻入重敛,笔实墨沉,神气完足,遒劲而舒展。运笔多用侧锋。笔画之间的过渡常用连笔,虚入虚出;字与字之间很少牵连,但相向点画顾盼俯仰,笔断意连。一挑一趑,刚柔相济。宋黄山谷《山谷题跋》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将此帖与太宗《温泉铭》、《晋祠铭》对比,的确能见其相承关系,但太宗清劲,玄宗遒婉,风格还是有异。清王文治跋:“帝王之书,行墨间具含龙章凤姿,非人文臣者所能彷佛,观此颂犹令人想见开元英明卓逾时也”。《清河书画舫》认为此帖“结构精谨,笔法纵横”。吴其贞说:“书法雄秀,结体丰丽,绝有山野气”。此帖书法,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书出“二王”之间,而渐趋肥腴,法袭传统家学。师承历代宸翰之风。清杨守敬《学书迩言》:“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此颂为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之唯一孤本,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称人间瑰宝。>

唐  李隆基  《纪泰山铭》<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为宣扬国力,挑选各种颜色的马各一千匹,组织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在大观峰下凿出巨大的摩崖石碑。俗称“唐摩崖”。碑文《纪泰山铭》,由玄宗亲自撰写,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凿就于石崖之上,其书浑厚苍劲,“若鸾凤翔于云烟之表”,碑铭典雅,遒逸婉润。整个石碑布局匀称,结构谨严,气势雄伟。全文边题目整整一千字,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所撰书,记述了封禅告祭之始末,申明封禅的目的是为苍生祈福,铭赞高祖、太宗、高宗等先皇之功绩,表明自己宝行三德(慈、俭、谦)之诺言。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正,名非从欲”。唐摩崖在玉皇顶盘路东侧,大观峰削崖为碑布满了历代题勒,其中最著名的是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5年)登封泰山时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24行,每行51字,现存1008字(包括题"纪泰山铭"和"御撰御书"等字)。除"御撰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字大25厘米,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唐摩崖"纪泰山铭"刻石,形制端正,气势雄伟。后人题"天下大观"四字于其上部,因而此峰又称大观峰。唐摩崖书法遒劲婉润,端严浑厚。因长期遭受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铭文现已残26字,不可辩认的6字。周围还有宋摩崖、清摩崖及明清刻石75处。>

唐  李隆基  《金仙长公主碑》
唐  李隆基  《凉国长公主碑》
唐  李隆基  《庆唐观记塑铭》
唐  李隆基  《石台孝经》 隶书<《孝经》为一巨碑,内容为《孝经》并附注。隶书,天宝四年(745)刻,18行,行55字。藏西安碑林。此为一巨碑,内容为《孝经》并附注。碑文隶书追汉隶风规又小变其法,丰腴爽利,颇有盛唐气概。碑石坚细,至今光莹如漆。人们通常称石台孝经碑为西安碑林第一碑。这不仅因其是碑林第一迎客碑,更重要的是此碑集三帝于一身:碑文,文帝孔子所撰《孝经》;唐玄宗以隶书抄写;由唐肃宗题写碑额。另外造型也富特色:碑头,三层卷云壮华冠,高贵典雅;碑身,四青石相合而成,华丽大方;碑座,三层石阶上刻蔓草、瑞兽,呈虎踞龙蟠之势,称得上是西安碑林中形制最气派的一方顶天立地碑。公元713年,临淄王李隆基以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皇袍加身,史称唐玄宗。为避名不正言难顺之讳,以确保帝位,他宣布以"孝"治天下。而《孝经》是儒家经典。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玄宗诏令天下家藏《孝经》一部,让子弟精读勤学,广加传授,并于第二年,亲自书写《孝经》,刻碑以示天下。这就是石台孝经碑的来历。有趣的是,据说当年,李隆基爱上亲儿子寿王的王妃杨玉环,以至日思夜想,茶饭不思。高力士灵机一动,劝李隆基令各位王子研读《孝经》,以启发寿王以孝道为重,献出玉环。李隆基欣然采纳,并对诸王子解释说:"孝之精义乃在于顺,顺者,以父母之愿为己愿,以父母之想为己想。"希望寿王有所感悟。同时,高力士进一步谋划,令杨玉环自荐为道士。免去寿王妃的身分。天宝四年,玄宗立孝经碑后,诏玉环还俗,册封贵妃。观石台孝经碑,端庄的隶书,雍容舒朗,优美流畅。此碑一出,天宝年间无数文人、墨客争相以此为范本,习练隶书。而碑最后一面左上方还有玄宗以行书作的跋,字呈狂放之态,颇具气势。这方碑也成了我们研究风流帝王李隆基的珍贵资料。据历史记载,石台孝经碑刻成,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今西安碑林区文艺路一带),唐末,朱温胁迫昭宗东迁洛阳。长安留守韩建为便于防守,毁长安,缩城至宫城内,为保护此碑,移其人文庙内(今西安西大街社会路),公元1087年,宋漕运吕大忠又移碑至府学北边,即今日之地,妥加保护。石台孝经碑立于现在位置已有906年的历史了。>

唐  李隆基  《王仁皎碑》<公元719年己未,唐玄宗李隆基開元七年十月,立《王仁皎碑》,張說撰文,唐玄宗李隆基隸書。> 
 
唐  李隆基  《杨珣碑》<杨珣便是宰相杨国忠(杨玉环杨贵妃之父)的父亲。死后多年的杨珣,被唐玄宗李隆基追赠为郡太守、兵部尚书;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刻石立碑。杨珣碑碑身为一整块高3.18米,宽2.19米的大理石雕凿而成,为同时期石碑中绝无仅有。螭首,方座;圭额为太子李亨篆书“弘农先贤积庆之碑”八个大字。碑文为玄宗皇帝御书,26行,行57字;玄宗皇帝书写此碑时68岁,书法境界已达到炉火纯青,碑文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书写,记载了杨珣门阀家世及生平德行。玄宗皇帝的书法浑厚苍劲,气势夺人,为历代书法家所钟爱。自唐以来,无数追捧者为获得杨珣碑碑文拓片而对杨珣碑进行无节制的捶拓,造成碑文字迹漫漶,捶阙达三分之一。1957年杨珣碑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时为了保护此碑,曾准备将杨珣碑搬迁到西安碑林作为镇馆之宝,终因碑体庞大和限于当时的设备不足而未能成行。>

唐  李隆基  《郧国长公主碑》

唐  李世民  我国书法史上,以行书刻碑的首创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便是以行书入碑的代表作。李世民(599—649),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县)人。是唐代第二个皇帝,公元626—649年在位。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执政期间有“贞观之治”之誉,他不仅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太宗雅好书法,深爱王羲之书法,曾收集天下二王书法真迹以充内府,得《兰亭序》,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赵模等人双钩廓填摹成副本,分赐诸王及近臣,还命欧阳询拓临《兰亭序》为武定本。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他每得二王帖,就叫诸王子临摹数百遍,对《兰亭序》更是着了魔似的朝夕揣摩,甚至携归昭陵……。“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焉”。唐太宋的崇王,虽有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由于他的喜好,使初唐书风无不纳入王羲之的翼下。加上他以书取仕,使书法广为普及,所以客观上,他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世民“以书师虞世南”(宣和书谱),常与虞世南论书,并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

唐  李世民  《晋祠铭》行书 <全称《晋祠之铭并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行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九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正月廿六日刻,碑现存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亭内。此碑为行书,为唐太宗晚年所书,28行,行44字至50字不等。晋祠为祭祀唐叔虞之祠,唐太宗起兵时曾祷于此。天下统一后,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重莅此祠,为报神之恩,亲自撰文作铭并书之。铭为行书,以行书写碑,过去很少见到。此碑全法二王,书法遒劲,神气浑伦,风神洒落,颇有韵致,是李世民的代表作之一。杨宾《大瓢偶笔》云:“今观此碑,绝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清钱大昕云:“书法与怀仁《圣教序》极相似,盖其心摹手追乎右军者深矣。”清人王佑作诗赞曰:“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龙蛇绕,一时学士满瀛州,虞褚欧柳都拜倒。”其字的行笔、结体、行气都很可观。此碑以笔力为主,用笔浑厚自然,结字、用笔颇似《怀仁集王圣教序》。此碑书法浑然天成,笔画结实爽利,无做作之态,实开八大山人之行楷书先河。由于此铭是唐太宗平生杰作,故历来评价很高。>

唐  李世民  《屏风碑》
唐  李世民  《温泉铭》行书<《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不久佚,仅一唐拓孤本留存,存48行,末书“永徽(唐高宗年号)四年(653年)八月围谷府果毅儿”一行。原石早佚,一九00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此铭的用笔特点是凌空取势,痛快沉着,直按直提,甚有笔力。其笔势圆劲流丽,中锋运笔,疾迟交互。全篇在雍容和雅中更显剑戟森严、凛然可畏之气势。其中如“汉”、“劳”、“婴”等字,该按的地方按得很重,该提的地方提成一丝,这就是所谓的春蚕吃丝法。笔笔如击鼓打锣,节奏明快,充分体现这位雄才大略、心怀坦荡皇帝的性格。为了笔力之胜,常不顾字形的疏漫。如“老”、“穷”、“长”、“故”等字。但不乏有一种天真烂漫的情趣。此铭与王书一样,洒脱自然,抑扬流转,骨力颇为相似。但是王羲之的书法常以露锋起笔,而此铭则多用藏锋;王书秀逸姿媚,而此铭则劲整奔放,相通中又有异趣。唐太宗将自己的英雄气概,化入书作之中,因此具有一般艺术家难以企及的独特意态和光彩。《温泉铭》书风激跃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贴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法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然而,出于帝王的威严,他对王献之却极为不恭,曾云:“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他讥讽小王之动机,后被宋米芾窥破,米芾《书史》中说得很清楚:“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唐太宗扬大王抑小王,曾影响了初唐的书坛,直至孙过庭《书谱》亦据此论。这一过错,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厉、奔放一路的书风暂时隐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气平和的大王书风逐渐抹上了宫庭色彩,而渐失光辉。>

唐  李阳冰  赵郡人。好古,善属文,尝令当除,李白往依之,赠以诗曰:“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历集贤院学士,晚为将作少监,韩退之称曰李监是也。阳冰篆品入神。自秦李斯以苍颉、史籀之迹,变而新之,特制小篆,历两汉、魏、晋至隋、唐,逾千载,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学中废。阳冰生于开元,始学李斯《峄山碑》,后见仲尼《吴季札墓志》,精探小学,得其渊源,遍现前人遗迹,以谓未有点画,但偏傍模刻而已。尝叹曰:“天之未丧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其以书为已任也如此。当世说者皆倾伏之,以为其格峻,其气壮,其法备,又光大于秦斯矣。赞之曰:“斯去千年,冰生唐时,冰复去矣,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谁能待之?后千年无人,篆止于斯!”自阳冰后,虽馀风所激,学者不坠,然未有能企及之者。

唐  李阳冰  《般若台铭》 篆文<李阳冰书,篆书,4行,行24字,每字长约40厘米。宽25厘米,在福建会城乌石山。铭文如下:“般若台 大唐大历七年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 李阳冰书 住持僧惠摄。” 般若台即一巨大岩石,据传古有沙门持般若经于此,日不释手,因是得名。此为李阳冰留下的摩崖刻石。笔致屈曲回环,变化开阖,龙蛇盘踞,饱含苍劲之力,雄浑之气。写篆书,圆活姿媚易取,劲利豪爽难得,李阳冰兼而有之。无怪当时人求他篆写碑额,以庄严其容,壮大其势。>

唐  李阳冰  《城皇庙碑》篆文<《缙云县城隍庙碑》是李阳冰担任缙云县令时,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本县城隍祈雨有应之后篆写刻石的。缙云县在浙江省丽水地区。据《缙云县志》载,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吕有十通。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倪翁洞、黄帝祠宇、城隍庙碑(宋拓)、忘归台记(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记载唐令李阳冰篆写刻石的《城隍神记》一事:署理缙云县之后,趁降香之便,也曾到庙里去找着了那块石碑,摩挲再三,诵读再四。石碑上圆下方,高五尺三寸,广三尺五寸,碑文篆书八行,每行十一字,末行九字,字体瘦长,字高不足三寸,宽二寸余。文曰:“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寥寥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言简而意明。石碑原刻于唐乾元间,宋宣和间方腊造反,刀兵所及,碑石断裂,文字残缺。现存的石碑,是宋宣和五年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搨片重刻的,保存得颇为完整,只是重刻题记下面立石人的官爵姓名缺蚀三字而已。>

唐  李阳冰  《滑亭新驿记》篆文<碑在今滑州驿中,其阴有铭曰:“斯去千载,冰生唐时。冰今又去,后来者谁?后千年有人,吾不知之;后千年无人,当尽于斯。呜呼郡人,为吾宝之。”不知作者为谁?然贾耽尝为李腾序《说文字源》,盛称阳冰此记。耽为滑州刺史,因见斯记而称之耳。阳冰所书,世固多有可爱者,不独斯记也。嘉佑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书。>

唐  李阳冰  《缙云城隍庙碑》篆文<<缙云城隍庙碑>为李阳冰传世的著名小篆碑刻,是碑最能反映阳冰篆书之体貌及李阳冰篆书之特色:细瘦韧健、伟劲飞动,重心上提、修长舒展,中心对称、时有突破. 从此碑的书法可窥缙云期间的李阳冰篆学成就之高。>

唐  李阳冰  《李氏先茔记》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募 | 合作加盟 | 联系我们 | 公告之窗 | 名家题词 | 社会活动 | 领导关怀 | 荣誉展示
文化才子网 传播人文精神 书写才子篇章
© www.19cntv.com © 陕西聚艺斋文化艺术社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陕ICP备2021003890号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