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2021年度 互联网+中国文化才子展示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4
唐代書法鑒賞1
发布日期:2018-06-12


唐代書法鑒賞1 

2007-08-10 13:24:16|  分类: 十三少书法鉴赏 |  标签:书法  谈艺   |字号 订阅
唐代书法鉴赏1   十三少鉴别整理

(此为十三少多年呕心沥血之作,请勿随意复制,引用请注明十三少作品。多年浏览相关书法著作,相当不易。)

 

   唐  《碧落碑》篆书< 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碑文630字,系国家一级文物珍品,因此碑在碧落观(在山西新绛县城内龙兴寺。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碑在观内,故名。宋太祖寓此,改名龙兴宫,后因僧人占居,又改龙兴寺。)内篆刻而得名。篆刻于唐代总章三年(公元670年),乃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的四子李训、李谊、李谌、李撰为其母房氏(房氏元龄)太妃造像祈福而立。《山右金石存略》谓,道人祈求刻碑,关门闭目,静坐三日,开门了望,仙鹤双双起舞,碑文宛然刻成。共计二十一行,每行三十二字,除去空缺,实有六百三十字。碑阴上三分之一处,为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绛州长史李汉撰写的《黄公记》。下三分之二为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郑承规奉命书写的《碧落碑》释文。碑身右侧刻有“碧落传双鹤”的神话传说。碑高2.26米,宽1.03米,厚21厘米。原文字迹略有损伤,传为唐人李阳冰槌击所毁。后人摹其旧拓重刊一通,存于原碑之侧,人称新碑,碑阴留题“金大定二十三年”字样。龙兴寺内佛殿、高塔、塑像、古碑林立,引人向往。此碑历来就以文字奇古、行笔精绝而闻名于全国,以大篆著名。碑文中有唐人小篆、籀文、钟鼎文等多种文字,对研究我国汉字演变史上,具有十分珍贵的实物价值。>

唐  《段志玄碑》<《段志玄碑》,无书者名,立于贞观十六年642),在陕西醴泉。赵崡《石墨镌华》谓:“正书中时作一二笔分隶,是六代遗习。”>

唐  《孔颖达碑》
唐  《临右军东方先生画赞》

唐  《董秀墓志》楷书<全称《唐故董府君墓志铭》。唐开元三年(715)二月八日入土,公元2003年新出土。墓志铭文为魏碑体向行楷转变时的经典之作,单字径2.5公分,原石完整仅损一字,全篇书风潇洒俊逸,灵动舒畅,偶有参入行书用笔,不乏灵动飘逸,兼具北碑之生拙古朴与唐楷之端庄大度,实为书家案头必备研摩的佳作之一。墓志铭记述志主世代官宦游历,历经隋唐之变,直至唐中期武后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唐  《万岁通天帖》<《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王羲之后裔王方庆家藏墨迹,内收王氏家族十一代二十八人共十卷法书。此帖因唐武后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接受阁臣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及诸孙辈书翰真迹一事而名。当时,武则天将此帖在武成殿遍示群臣,又命弘文馆用双钩填墨法相摹,可谓隆重之至。临摹后将原本又赐还王方庆。此帖摹拓精妙,能传达出原墨迹的神貌,可谓天下真迹。其中尤以羲之《姨母帖》、《初月帖》、徽之《二日帖》、献之《廿九日帖》、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此卷在宋代已残缺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今卷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原迹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  褚遂良  (596-658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河南阳翟(今河南登封)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早年向史陵学书,其书处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笔致端劲清拔、雍容柔婉,运以分遗法,融会汉隶,异乎寻常蹊径。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唐  褚遂良  《大字阴符经》楷书<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共461字。传为褚遂良所书的《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很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如此,大字《阴符经》也不失为书法精品。此帖不但具备了褚体楷书的特点,还与“唐人写经”极其相似,行笔起落多参以写经笔法,写得自然古朴。元杨无咎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或评之云,笔力雄瞻,气势古淡,皆言中其一。”>

唐  褚遂良  《房梁公碑》<唐代正书碑刻。全称《大唐故尚书左仆射司空太子太傅上柱国太尉并州都督口口口口口口口》,亦称《房玄龄碑》。碑额阳文篆书“大唐故左仆射上信国太尉梁文昭公碑”十六字。诸遂良书。贞观二十口年七月立,碑在陕西醴泉昭陵。左仆射房玄龄死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而贞观只有二十三年,所以此碑当立于公元648-649年之间。《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二尺九寸,宽五尺,文共三十行,满行约八十一字。此碑书法遒劲秀逸,《石墨镌华》称:“碑已泐,仅存六百余字。结法与《圣教序》同。”褚遂良书此碑时五十二三岁。这时他的书风已经明显地发生了变化,不仅与《伊阙佛龛碑》不同,就是与《孟法师碑》也大不一样。最明显的,横画已有左低右高的俯仰,竖画的努笔也明显地有向内凹而呈背势;隶书似的捺脚仍然存在,却增加了行书用笔,字势显得极为活泼。褚遂良书法中特有的婉媚多姿在此时已经定型,并进一步走向成熟,便是以此碑为标志的。《金石萃编》载:涿州李氏藏宋拓有贾似道印记,碑下截已残。有影印本行世。>

唐  褚遂良  《枯树赋》行书<此帖为北周庾信撰文,无书者姓名。仅有刻本传世。末署:“贞观四年(630)十月八日为燕国公书。”共三十九行,计四百六十七字。相传为褚遂良所书。作品风姿绰约,仪态优雅,遒劲清润,气势畅达,与褚遂良书风甚合。书势倚正纵横,错综变化,明王世贞评称:“掩映斐叠,极有好致,……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听雨楼帖》、《玉烟堂帖》、《戏鸿堂帖》、《邻苏园帖》等均收入,而以《听雨楼帖》所刻为精。又,元代赵孟頫有墨迹临本传世。明代周天球称:“整密秀润,不少露北海姿态,亦尽气为褚敌者。”见《支那南画大成·题跋集》。>

唐  褚遂良  《临兰亭序》<清代王澍《竹云题跋》称此帖:“此本笔力纵横排(夏,下换介),有不可控勒之势,与寻常褚本不同,疑是米老(芾)所作,托诸褚公以传者。”>

唐  褚遂良  《孟法师碑》 楷书<全称《京师至德观主盂法师碑》。唐代正书碑刻。褚遂良书贞观十二年(638)刻,碑石佚次,仅有清代李宗瀚藏唐拓本传世。册共二十面,每面四行,满行九字,凡七百六十九字。褚遂良写《孟法师碑》时四十七岁,是他的中期作品。用笔轻重虚实、起伏顿挫均富于变化,结体疏密相间,顾盼照应,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李宗瀚评曰:“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振六代之余,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之作。”在创立唐代楷书新的风范上,褚遂良是影响很大的。唐李嗣真《书后品》讲:“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这段话反映了褚书在当时风靡的情况及其不足之处。有文明书局、有正书局影印李宗瀚本,临川李氏石印本。>

唐  褚遂良  《摹王羲之长风帖》草书

唐  褚遂良  《倪宽赞》楷书<褚遂良书《倪宽赞》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5。6厘米,横576厘米。藏台湾故宫博物馆。《石渠宝笈》载:帖高七寸七分,横五尺二寸七分,字共五十行,满行七字。卷后有赵孟坚、邓文原、柳贯、杨士奇、钱溥等人跋记。这件墨迹与褚书碑版相比,风格是一致的。其用笔富于变化,气均力匀;在处处表现运锋着实的同时,也往往参用轻盈飘洒、灵活自然的笔墨。起笔轻捷,收笔沉着,主要笔画适当地伸展,给人以笔势翩翩、萧洒大方、平和闲雅、神爽超迈的感觉。王世贞评褚书曰:“一勾一捺有干钩之力,虽外拓取姿,而中擪有法。”由墨迹观之,尤为明显。作为初唐书法,不能不具时代的特征,或学钟繇之体而古雅,或师逸少之法而瘦劲。无怪苏轼说:“清远萧洒,微杂隶体。”赵孟頫说:“褚《倪宽赞》,容夷婉畅,如得道之士,世尘不能一毫婴之。”胡广说:“观《倪宽赞》笔势翩翩,神爽超越,大胜家侄帖诸刻,诚可为希世之玩也。”吴宽也说:“书家谓作真字能寓篆隶法则高古,今观褚公所书《倪宽赞》益信。”>

唐  褚遂良  《文皇哀册》楷书<传褚遂良贞观二十三年(649)书。《文皇哀册》帖,唐褚遂良撰,小楷,署唐贞观二十三年。宋代米友仁以为褚遂良晚年书,据传为米芾临古佳作。>

唐  褚遂良  《小字阴符经》楷书<褚遂良(596-658)字登善,钱塘(今杭州)人,祖籍为河南。官至吏部尚书,封河南郡公,世称“禇河南”。他擅长真书,书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能登堂入室,别开生面,他的书法融欧、虞为一,方圆兼具,波势自然,结体较方,比欧、虞舒展。用笔强调虚实变化,节奏感较强,晚年益发丰艳流动,变化丰富。唐人评其书风“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他的作品在碑刻方面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传世的墨迹有,《枯树赋》、《倪宽赞》、《大字阴符经》、《小字阴符经》与《草书阴符经》。据说褚遂良奉旨书写的《阴符经》,有一百九十卷之多。此帖《小字阴符经》为著名的越州石氏帖刻本,其字小如豆,刻工精良。是褚遂良五十九岁时所写。>

唐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楷书<亦称《慈恩寺圣教序》。褚遂良书,永徽四年(653)立,正书,共21行,行42字。存西安大雁塔。此碑分两部分,前部《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文,表彰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往返经历十七年,回长安后翻译佛教三藏要籍的情况。后部《述三藏圣教序记》由高宗撰。此碑是褚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独特风格。意间行草,疏瘦劲炼,雍容婉畅,仪态万方,足具丰神。故张怀瓘赞曰:“美人婵娟,似不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此碑由当时名刻手万文韶刻,精细入微,兼得褚书形神。另古同州亦有一文字相同的碑刻,称“同州圣教”,与此“雁塔圣教”相区别。王偁曾评说:“……同州、雁塔两圣教序记是其自家之法,世传《兰亭》诸本,亦与率更不类。盖亦多出自家机杼故也。”此碑“记”中两个“治”字,为避高宗讳,缺末笔。>

唐  褚遂良  《伊阙佛龛碑》楷书<《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这里因伊水东西两岸之香山和龙门山对峙如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隋唐以后,习称龙门。《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00米、宽1.90米。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这通碑原应为北魏所雕的宾阳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为节省费用,竟就势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 关于该碑的记载,始见于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之《集古录》及赵明诚之《金石录》。《伊阙佛龛之碑》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 两者功用相同,都是为歌功颂的。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因无法近观与精雕细琢,于是便在气势上极力铺张,字形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正是在这一点上,像汉代的《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它们气度之开张,韵致之飞扬,自然拙朴,即使是如《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志精品也无法比拟,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摩崖书风。传世墨拓以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明初拓本为最佳,拓工精致、字口如新;比《金石萃编》所载犹多五十余字,曾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现藏北京图书馆。有影印本行世。>

唐  杜  牧  (803-852)唐代诗人、书法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名门世族,是宰相杜佑之孙。杜牧在文宗太和年间举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池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人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后人称为“小杜”。工书,《宣和书谱》称其:“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卷》。著有《樊川文集》。他同时又是一书画家,工行草,擅画山水、林木、奇石。以书而论,杜牧堪与同时代之大书家并驾而略无逊色。

唐  杜  牧  《张好好诗并序》行书白麻纸本<《张好好诗并序》杜牧大和九年作并书,书写于835年,纸本墨迹,行书,杜牧传世墨迹只此一件。历来被鉴赏家、书法家所珍视称赞,实为颜柳而后罕有之作。其书倜傥纵横,俊逸清丽,格调不凡,自成一家。纵28.2厘米,横162厘米,麻纸四接,四十八行,每行八字不等,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内容为五言古诗书,是为歌妓张好好而作,杜牧较多地接触到一些封建社会中的下层妇女——歌女和舞女,了解和熟悉她们的辛酸遭遇。张好好容颜娇美,流落风尘,杜牧的《张好好诗》叙述歌妓张好好得不幸遭遇和作者“感旧伤怀。”书法雄健姿媚,笔势飞动,用笔劲健,转折处如孙过庭《书谱》。深得六朝人遗风,更与其诗文相表里。历代评之甚多,清包世臣赞曰: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倖致。中实之妙,武德以后,遂难言之。古今书诀,俱未及此,惟思白有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之说,虽非道出真际,知识固自不同。其跋杜牧之《张好好诗》云“大有六朝风韵”者,盖亦赏其中截有丰实处在也。(《艺舟双楫》)又云:花到十分名烂漫者,菁华内竭,而颜色外褪也;草木秋深,叶凋而枝疏者,以生意內凝,而生气外敝也。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戏鸿堂摘句《兰亭诗》、《张好好诗》,结法率易,格致散乱,而不烂漫者,气满也。气满由于中实,中实由于指劲,此诣甚难至,然不可不知也。(《艺舟双楫》)《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杜牧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宣和书谱》、《悦生所藏书画别录》、《平生壮观》、《大观录》、《吴越所见书画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刻本有《戏鸿堂帖》、《秋碧堂帖》等。《张好好诗并序》墨宝,曾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该卷曾被清逊帝溥仪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后归张伯驹所有。1956年张伯驹先生将其捐赠政府,此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杜牧《遣怀》诗有句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后《扬州梦》剧本以此命意,着意渲染,牵合杜牧与名奴张好好的一段风流韵事。《张好好诗》诗载杜牧《樊川集》中。此帖为杜牧32岁所书,笔势飞动,雄健浑厚,深得六朝遗意。笔致生动,在朴质稳健之中还透露出一种姿媚气息,既有王羲之书法的结构风范,又有孙过庭《书谱》的笔调韵致。纵观全帖,书写自然,结字安稳,很少有刻意雕饰的地方。字的结构,大多为上部宽松,下部紧缩,显得凝重端严。杜牧通过对字结构的上大下小、上重下轻的比例反差来追求雄健浑厚的艺术效果,这也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伟大人格。>

唐  范  的  《阿育王寺常任田碑》

唐  冯承素  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戾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备诸楷则。”

唐  冯承素  《临兰亭序》<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唐初,临摹《兰亭序》风行,在众多摹本中,尤以此本最精妙。此帖字体不但间架结构优美,而且行笔的踪迹、墨影的浓淡,也都十分清楚。历代评家均认为其表现原作笔墨最为真切。因钤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印,被称为“神龙本”。>

唐  高  闲  唐代书法家。僧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南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草书, 师怀素, 深穷体势。董(辶卣)《广川书跋》称:“闲之书不多存于世,其学出张颠,在唐得名甚显。韩退之尝谓张旭喜怒忧悲,必于书发之,故能变化若鬼神,观闲书者,知随步置履于旭之境矣。”北宋米芾则轻其书,谓:“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传世墨迹有《草书千字文》残卷。

唐  高  闲  《草书千文字》草书残卷 上海博物馆藏<《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书迹流传有绪,曾经宋赵明诚、元鲜于枢、明方鸣谦、清卞永誉和安岐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千字文》以硬毫书写,笔势浓重,坚挺纵放而不失规矩。循规草法,挥洒自如,气象生动。其结尾处,尤为开阖恢弘,豪爽顿生,给人一种笔墨淋漓酣畅的感觉。>

唐  高正臣   广平(今安徽宿县)人,官至卫尉少卿。(《太平广记》作“卫尉卿”)习右军之法,脂肉颇多,骨气微少,修容整服,尚有风流,可谓“堂堂乎张”也。睿宗甚爱其书。怀瓘先君(《太平广记》作“张怀素之先”)与高有旧,朝士就高乞书,冯先君书之(《太平广记》作“或凭书之”)。高会与人书十五纸,先君戏换五纸以示高,不辨。客曰:“有人换公书。”高笑曰:“必张公也。”终不能辩。宋令文曰:“力则张胜,态则高强。”有人求高书一屏障,曰:“正臣故人在申州,书与仆类,可往求之。”先君乃与书之。自任润州、湖州,筋骨渐备,比见蓄者,多谓为褚后。任申、邵等州,体法又变,几合于古矣。陆柬之为高书告身,高常嫌,不将入帙,后为鼠所伤,持示先君曰:“此鼠甚解正臣意耳。”风调不合,一至于此。正臣隶、行、草入能。(出自张怀瓘《书断》)高正臣传世作品有《明徵君碑》,书自圣教序出,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

唐  高正臣  《明徵君碑》<南京唯一现存的唐碑--明征君碑全名“摄山栖霞寺明征君之碑”,在南京栖霞山栖霞寺山外北侧,立于唐上元三年(676年),为纪念明征君而立。碑文记述南齐隐士“明征君”即明僧绍,纵情山水,笃信佛孝,隐居栖霞山,皇帝历征不就;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大造佛像等活动情况。碑文由唐高宗李治撰,显示了对明僧绍五世孙、唐高宗宠臣崇俨的赏识。唐朝明增绍曾几次被皇帝征为记室参军、国子博士等,他都“称疾不就”,隐居深山,故称“征君”,又称“隐君”。据说这块碑得以竖立,是明增绍的第五世孙明崇俨在唐高宗面前争取到的。碑文为高宗上元三年所撰,唐代书法家高正臣书写,王知敬篆额,碑阴“栖霞”二字为高宗亲笔,碑文是一篇关于明增绍的传记,供后人观览。其书法遒劲,字体与唐释怀仁集王书圣 教序相近,为研究唐代宗教、历史特别是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物。碑阴另刻有“栖霞”二字,笔势雄健,相传系李治御书。该碑碑材为距今约2.8亿年前海相沉积形成的石灰岩(栖霞灰岩),是古人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实属罕见。>

唐  敬客  《王居士砖塔铭》楷书<唐代楷书名碑,其帖正书,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十月十二日刻。十七行,行十七字,由上官灵芝撰文,无名书家敬客所书。明万历出土,砖已裂3截,后裂5截、7截,且佚一石,故全拓本极难得,此为初拓全文,曾藏吴县陆氏松下清齐,后转归吴湖帆跋,褚德彝题识。敬客生卒年不详,亦不知为何处山林逸士,《宝刻丛编》与《宝刻类编》皆无其名,但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初唐诸家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书法的全盛时期,因此敬客所书此铭亦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清王澍《虚舟题跋》“敬客名不显于时,然其书法特为瘦劲,大类褚公。则知唐世能书者人多,不免为巨公掩耳。”钱泳曰:“得片纸只字犹珍藏之不置者,因其秀劲有法,在欧、褚之间,故学者纷纷,遂为名碑,可见古人用笔皆有法度可寻也。”钱泳《跋王居士砖塔铭》曰:“《王居士砖塔铭》近日所传者非断本即翻刻本,要如此之精拓而完善者鲜矣。余尝谓唐初书家各立面目,惟是刻能兼率更一欧阳询一、中令(褚遂良)之长而独出机杼,此其所以妙也。”今观此铭,楷法精妙,体势俊逸,风神挺秀,深得欧、褚意法而又能自出机杼,无疑为唐楷中之佼佼者,赵之琛跋云:“敬客书直与欧、虞、褚、薛相抗衡,习楷者当奉为圭臬也。”此塔铭书后即掩埋黄土之下达九百余载,直至明万历年间方始出土。又因其石甚薄,出土未几即便遭损裂,始破为二,继破为三,又破为四,后碎作七,故世传佳拓极少。更因此刻书法婉润秀整,深获世人喜爱,故辗转翻刻竟相仿效,精者亦几可乱真。今选用赵叔孺所藏初拓本公诸于世,以供广大书法爱好者赏习。>

唐  贺知章  (659-744) 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工书,尤擅草书,笔力遒雄,为人磊落不羁,纵笔如飞,神彩奕奕。窦臮《述书赋》称:“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忧。”刘禹锡有诗赞其书:“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服膺。”相传草书《孝经》为其手书。

唐  贺知章  《孝经》草书 日本皇室藏<《孝经》,纸本,现藏日本,32行417字,卷尾有小楷题“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贺监墨迹”。此卷另有刻本传世。全卷有晋人法度,含章草隶意,气势磅礴,落笔精绝,笔法遒健,风尚高远,为鉴赏家所重视。>

唐  瞿令问  [唐]为道州江华县令。工书,尤杂体篆及八分。元结所作唐阳华岩铭,令问以杂体篆之,刻之崖上。大历(七六六至七七九)中尝八分书舜冢碑。又唐寒唐亭记、洼樽铭并令问书。《古今碑帖考、元次山集、书史会要、格古要论》

唐  瞿令问  《浯溪铭》<768大历三年瞿令问书《浯溪铭》。>
唐  瞿令问  《怡台铭》<该碑位于湖南祁阳浯溪崖壁,《大唐中兴碑》对面东崖。北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中曾赞:“江华县令瞿令问笔画沉稳”,“笔法甚佳”。清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赞瞿篆书“结体遒劲”,又云“所用古文皆有依据,无一字杜撰,以此见公篆学之精深,实于唐宋诸家中卓然可称者”。《  台铭》碑文15纵行,每行约16字,全文约220字左右,其笔画均匀,体态修长舒展,部分字笔方而势圆,成纵向长方形取势,且竖画形长而收笔尖细,状若针锥,形似垂柳。这种极具悬针特色的书体给人以劲利而爽快、下垂而自然的感觉,似从《峰山碑》和《天发神谶碑》化裁而出,是篆书中最具典型特征的悬针篆。>

唐  李  白  李白,(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于此,曾寓居山东。唐代大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师张旭草书,书为诗名所掩。虽然李白的书名为诗名所掩,但是在历代书史专著里仍然有着记载。《李白墓碑》云:“翰林字思高笔逸。”宋黄山谷曾经评说:“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盖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欤。”又《宣和书谱》载:“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也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可见作为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写意情调。尽管李白书迹所见仅《上阳台》—件,然观帖面目,与古人评论相一致,诗如其人,书亦如其人也。

唐  李  白  《上阳台帖》行草书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墨迹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蓮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此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被收藏家张伯驹收藏,建国后张伯驹交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转呈毛泽东的信中,特别写明其中李白《上阳台帖》是赠送给毛泽东个人的。因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所收礼品一律缴众,所以毛泽东在1958年还是割爱把《上阳台》送给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上阳台帖》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上阳台帖》用笔纵放自如,收笔处一放开锋,毫无含蓄,更显苍劲,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纸敝墨渝,笔畅意连,点画行走于云烟明灭中。帖后有宋徽宗赵佶一跋,跋文为:“太白尝作行书 ' 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 ' 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宋代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时说:“及观其藁书,大类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元代张晏跋曰:“谪仙(李白)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元代书法家欧阳玄在观赏了诗仙李白的此帖后,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 ,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译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太白。>

唐  李  冶  (628-683)即唐高宗,书法家。字为善,太宗第九子,在位三十四年(650-683)。喜书法,北宋朱长文《墨池编》称其雅善真草隶飞白。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云:“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许敬宗日:‘许圉师尝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日:‘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惟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丑,子敬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不免溢美。传世书迹见《淳化阁帖》。

唐  李  冶  《纪功颂碑》
唐  李  冶  《圣教序记》
唐  李  冶  《万年宫碑》
唐  李  冶  《周护碑》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募 | 合作加盟 | 联系我们 | 公告之窗 | 名家题词 | 社会活动 | 领导关怀 | 荣誉展示
文化才子网 传播人文精神 书写才子篇章
© www.19cntv.com © 陕西聚艺斋文化艺术社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陕ICP备2021003890号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