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2021年度 互联网+中国文化才子展示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简体字破坏了文化传统?简体字:这个锅我不背
发布日期:2018-07-28



简体字破坏了文化传统?简体字:这个锅我不背 





传统文化现在越来越火!


从电视上《中国诗词大会》到民间的“汉服复兴运动”,从孩子们背诵《弟子规》到公司白领学习儒家式管理。越来越多人相信,凡是传统的那就一定是最好的。


于是,就有一群人,开始看不惯大陆通用的简体字,开始呼吁恢复繁体字。他们认为简体字中断了文化传统,好像繁体字更能代表了传统。有些人还在微信、QQ里面使用繁体字聊天,仿佛这样才显得有自己有文化,与众不同。


今天,我们听听著名语言学家王宁教授有关汉字简繁问题的演讲,看专家是如何驳斥“简不如繁”的观点。



古代学习汉字只能是少数贵族和文人的专利


汉字的绵延不断,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衍,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也幸亏有了汉字,不但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使得极少数民间的能人学会了写东西,民间的药方、绝技、食谱、歌谣、传说……都有赖汉字得以保存。


但汉字在长达数千年的皇权社会中,由于被宫廷和少数文人占有,暗含着两个不适合新时代的因素,那就是垄断与复古。汉字的垄断就是文化的垄断,文字只能被少数人学习和掌握。下层民众多数没有学习的机会。民国初期,国内的文盲要占到80%以上,文化教育显示出极大的不平等,这与汉字的复古和垄断是相关的。


民国以前正统的文本大都是文言。文言早已不是适用的口语,是模仿先秦语言刻意而为的书面语,这种书面语不经过严格的训练是写不好的,加上其中的用字,也有刻意求古的倾向,使汉字变得非常难学。


汉字改革的目的:打破古代知识的垄断


19世纪至20世纪,民主革命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政治上推翻了帝制,尽管复辟的逆流一直不断,军阀混战连年不绝,但是,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已经是一股无法抗拒的潮流。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属于以爱国知识分子为主导的反帝反封建民众运动。而要想建设民主的政治,文化教育的普及是必备的条件,汉字的垄断与复古便成为实现理想最大的障碍。


首先动摇传统汉字观念的,是清朝末年极少数懂得西方拼音文字又关注教育普及的知识分子,他们主张对汉字进行改革,产生了不少尝试拼音、拉丁化的著作,还诞生了一套丛书。


第二场争论,则是关于汉字的兴废之争。以吴稚晖与章炳麟为论争双方的代表人物。回顾19世纪20世纪之交关于汉字的诸多争论,这场论争,就理论的层面而言,是最为激烈和深刻的一场。




1908年,巴黎的中国留学生主办的无政府主义刊物《新世纪》第四号,发表了吴稚晖的《评前行君之“中国新语凡例”》一文,鼓吹中国应完全废除汉文、汉语,主张中国人都改学“万国新语”。


所谓的“万国新语”,也就是今天的世界语(Esperanto),这不是一种自然语言,而是认为编辑的一套以拉丁文法为基础,尝试推动世界语言统一的语言。虽然在今天仍然有使用、学习世界语的学者。但吴稚晖当时的主张,实际上是全面地废除汉语和汉字。


同年,章炳麟在《民报》上发表了万言长文《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对汉字的优劣和是否能够废除的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争。


在这篇文章中,章太炎主要有三个观点:


首先,他认为汉字没有表音机制,和西方语言相比,书面语与口语不容易沟通,对于入门阶段的普及来说,汉字学习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标音符合来辅助扫盲和初等教育。在文中,他提出了用汉字的偏旁、古文作为注音代表字的构想。


其次,他认为汉字是适合于汉语的。而且汉字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关系,因此,汉字不能废除。


最后,在强调便于扫盲教育与初等教育时,还必须考虑到高等教育与高深的文化历史学习。对于后者来说,汉字的功能仍是无法取代的。在学习上,需要简化,不要复古,不要犯难。


第二次论争,集中在还要不要汉字、要不要汉语的问题。这样,问题已经很尖锐。在此基础上,就有了第三次论争。


1915年《新青年》创办,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1923年《国语月刊》出版《汉字改革号》特刊,钱玄同又发表了《汉字改革》的文章,提出了“废除汉字”的口号。


如何看待章太炎和钱玄同为代表的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呢?过去,章太炎的观点曾被批判为“保守”,现在看来,他的观点不但全面,而且极有远见,他是站在发展本国文化的立场上来对待自己的语言文字。


同时,对汉字改革,我们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次汉字改革的提出,是与推行白话文、实行文艺大众化紧密相连的,是以反封建为主要目标的新文化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倡汉字改革的目的,是打破知识垄断,使中国大众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带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动机。




简化字也是从传统中演变而来的 


下面我们讲一讲简化字问题。


汉字由于复古倾向严重,异体字增多,字形趋繁,学习和使用都增加了难度,让它合理的简化,是普及教育十分迫切的措施。简化字并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的。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有了很多简化字的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布和推行规范汉字,是汉字简化的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也就是推广普通话、推行简化汉字、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字一样,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时的学者曾试想过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并做过一些具体的尝试。


但是,随着实践和科研的深入,人们也意识到,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到了1958年,周总理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停止改成拼音文字和实施计划。但是,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记音符号,对记录和推广普通话做出了贡献,为学习汉字输录提供了最便捷的方法,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


关于简化字,一直有着很多争论。其中异议最多的,是说简化字破坏了传统,违背了历史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明白,简化字是怎么来的。


从简化字的来源看,简化字并不是现代人造的,也不是文字改革委员会凭空想出来的。我举一个现成的材料来说明——下面是从抽取的388个简化字中测查这些字在汉字书写的典籍文本中的时间年代(见张书岩《简化字溯源》一书):




根据这个统计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量的简化字,是从前代典籍或是民间用字中选出来的。大家应当记得我们前面讲过,简化字是适应文化教育的普及而提出的,学者们的意见并不是要自己造字,而是提倡关注手头字,这些手头字有些是民间、文人所写,也有是书法家所写,而且是又一定使用频度的。


很多偏旁简化就是利用行书、草书楷化的。所以,简化字自身是有历史根源的,是已经使用着的字,使用简化字,是充分考虑了大众的需要和学习的方便,提出了旧时代文字的垄断和复古,有选择地选出了一些笔画简省的字来记录汉语。


而且,我们也要认识到,简繁长期并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在文字上大陆实行简化字,在港澳台地区,则实行繁体字。很多人都提出过“书同文”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改回繁体字?考虑到目前的情况,是暂时做不到的。文字问题,在基础教育、社会通行方面,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文件、文告,都是用简化字来印刷、发布的。而且,简化字现在已经是联合国唯一承认的汉字系统,所有的国际文本,也是用简化字写的。


倘若要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改换文字,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废除简化字,改成繁体字,起码在目前的情况下,恐怕是做不到的。


那简繁长期并存,大陆使用简体字,是否会影响文化交流?答案也是否定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交流的增多,我们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一般民众尽管不一定会写繁体字,但繁体字的识读方面,已经基本不是问题。


年轻人在听台湾流行歌曲时,大多能识读繁体的歌词,也看得懂繁体字的连环画,或是书籍。至于在台湾地区是否有简化字,有的人误以为台湾没有简化字,实际上,在社会用字领域,他们也有手头字和简体字。比如说“台北车站”的“台”,并不写作“臺”,而写作“台”,就是一例。


这样,内地省份和港澳台地区,分别使用简化字和繁体字,是历史形成的必然。简体字和繁体字长期存在,也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募 | 合作加盟 | 联系我们 | 公告之窗 | 名家题词 | 社会活动 | 领导关怀 | 荣誉展示
文化才子网 传播人文精神 书写才子篇章
© www.19cntv.com © 陕西聚艺斋文化艺术社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陕ICP备2021003890号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2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