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线庐(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陕西省美协主席)
敬爱的老院长刘文西先生走了。7月7日,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7月3日,先生因为持续数日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而住进了医院。收到消息后,我立刻赶赴医院探望他。见到已经消瘦不堪、孱弱的老院长,我的心中泛起一阵酸楚。我拉着他骨瘦如柴的手安慰道:“到医院就听大夫的话,大夫说怎么做就怎么做,调养好了我们就把您接回去,回去后您想吃啥就给您做啥。”
但是先生并不知道他的病情已经十分危急,因为糖尿病并发症,他的肾功能已近乎完全衰竭,体内电解质紊乱,根本无法进食。尽管这样的现实令我倍感沉重,但仍然盼望这位历经坎坷的86岁老人能和以往一样再一次挺过来。
(郭线庐院长和刘文西院长参加美协第八次全代会)
7月5日,因无法进食只能通过输液来维持生命的先生病情急转直下,被从普通病房转入重症监护室。我心中默默祈愿他会像之前一样,能够再一次创造生命的奇迹。因为在他的一生中,这样的危机曾出现过五六次,但他都一次一次成功闯过了鬼门关,且每次经历生死考验后,他的艺术生命反而更加旺盛。他曾期许要活过120岁,因为黄土地上的很多人物他还没有画。
他的儿子刘丹教授告诉我:“我爸昨天有精神的时候还嚷嚷着要看延安时期的电影,收集创作素材,可见他的心一直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正因为如此,我仍抱有无限的希望,期待着他平安归来。
7月7日清晨,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边传来了刘文西先生再次身处险境的消息。我顿时感觉情势紧迫,立刻前往医院。一路上我不断祈祷先生的病情只是略有起伏,稍加医疗干预便无大碍。因为就在前几天的夜晚,我在他的病床前,先生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饿,他们不给我吃。线庐,赶快把我接回去,用不着住院。”可我只能劝解他要积极配合治疗,妥善调理身体后再回家。那时的他还精神矍铄,坚持要回家继续创作。
(郭线庐见刘院长最后一面,两人交流后,送刘老去了重症监护室)
当我赶到医院时,被告知他的病情出现了重大变化,大夫正在进行抢救,大约半小时后便会有结果。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我一遍又一遍在心里默念:刘老师,我们的老院长,您一定会挺过来的!
我们在门外踱来踱去,没有一个人说话。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30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大夫还没有传出消息。我们对视了一下,坚信刘院长一定会再造奇迹的!
又过了一会儿,负责治疗的白主任突然约见我。他说院方正在做最大的努力,经过抢救,先生的心脏、血压、脉搏有了一定的恢复。我对主治大夫说:“我既是他的学生,也是西安美术学院的领导,请你们务必用最好的医疗器械和药物,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他留住!”
(郭线庐、贺荣敏、刘丹、邢庆仁、王美等人在重症监护室外焦急的等待)
然而就在大家充满期待时,刘文西先生的血压急剧下降,心电图的波形逐渐趋于平直。医护人员虽然用尽了一切抢救手段,但先生各项重要生命体征均在归零。这样的消息令我眼前一片漆黑。
13时56分,噩耗传来,刘文西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作为西安美术学院建院70年来的一面旗帜,刘文西先生的故去,实为西安美术学院和陕西省乃至中国美术界、文艺界的重大损失。
先生说过:“人就怕浪费生命。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人都是一分钟、一秒钟死去的,老化了就是慢慢死去的。所以一分钟、一秒钟都要计较的,不能随便放的。”
先生几乎把生命的全部都献给了艺术,献给了他深爱着的黄土地。
(刘老在写生)
刘文西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他百余次赴陕北农村调研创作,作品多以人民群众为创作主体,这既是他深入基层、贴近百姓生活最为生动的例证,也充分彰显了他对普通劳动者质朴淳厚的情感和对艺术创作孜孜以求的热忱。
多年来,由先生创立的黄土画派的众多艺术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一线、扎根群众开展艺术采风活动,努力把自己对生活之美、对人民之爱融入画作之中,通过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以满腔艺术热情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新时代风貌、展现中国精神的精品佳作。
刘文西先生多年前就数次抱恙,但都能在危险关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渡过难关、化险为夷。即便痼疾缠身,饱受病痛折磨,他仍坚定地重拾画笔,以高昂的创作热情,奋力行走在乡野阡陌间,穿梭于人民群众中,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姿态,践行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庄严承诺。
水墨大匠,点春秋染沃野,延河神魂写革命风骨。
丹青巨擘,描冬夏绘生活,黄土气韵铸人民情怀。
永远怀念恩师刘文西先生!
刘文西先生永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