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2021年度 互联网+中国文化才子展示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观点
愚民、弱民,统治者最爱的驭民之术——商君书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9-11-10




小时候,村里有一位老婆婆,常常给孩子们讲故事。


然而老婆婆的口音不是太清晰,有一年冬天为了听她讲故事,我和几个孩子一起,一边挤在老婆婆家烧好的火盆上取暖,一边竖起耳朵仔细听。那一天老婆婆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后,突然停住了。她叹了一口气,忽然说道:“你们这些孩子都是可怜人。”“为什么?”我和几个小伙伴都很诧异,好奇地问道。“你们出生的时候,连皇帝都没有了。我出生的时候还有皇帝。有皇帝出生的人会好一些。”“为什么?”我和几个小伙伴继续追问。老婆婆笑了笑,却没有再回答我们。


实际上,抱有这样思想的老人们还有很多。


那时候,我并不太在意。


随着时间流逝,也很奇怪,这句话竟然常常无端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一直很疑惑,也很好奇,为何那个几乎人人知道过时的封建的旧时代,竟然还会有人怀念它?并且似乎是从内心深处还对于那个时代生出感情,以至于骨子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随着时间流逝,我从幼儿园渐渐地升到了六年级,很快又进入了中学,从五六岁转眼就到了十八九岁。


有一年,村里有一对兄弟俩为了几斗米的仓库归属,大打出手,直到双方头破血流,最后村里出面调解,双方竟然还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才宣告结束,并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又有一年,村里一户大人家,兄弟好几个分家,分着分着就闹了矛盾,大打出手。最后几个人都住进了医院,也是很长时间不再交往。


又有一年,邻村一户三兄弟分家,莫名地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了,最后还闹出了人命,派出所都来人了。


……


自从我开始分辨事情开始,这样的事情,在我那个小小的村子以及邻近的几个村之间,似乎每年都发生一两起。


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了解,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亲如兄弟了,还这样水火不相容。有一次就问老师,老师那一天心情很好,解释了一堆,其中一句话记忆犹新。“几千年以来,这片土地上,不仅亲兄弟,大家族,邻里之间,同乡之间都会争斗,而且生命不止,斗争不休。”我问为什么?老师说,“这些人愚蠢,眼光太短浅。”说着说着,他突然叹了一口气,站起来,往外走,一边走一边像是自言自语,“几千年了,大家内斗习惯了。”最后一句很小声,“不内斗,也许朝廷还不安稳。”


最后这句话对我刺激很大,我一直在琢磨这句话的含义。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商君书,横亘在心底的很多问题,我突然觉得有些明白了。


当年鲍鹏山讲商鞅时,就曾经说过《商君书》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作为统治者千百年来的驭民之术思想根源之一,作为愚民、弱民的罪魁祸首之一,商鞅帝王术的遗毒贻害无穷。


从第一次读商君书算,这些年,我反复读了几遍,又看了很多注释,突然有一天才恍然大悟。《商君书》里的驭民术,每次细读,都令我不寒而栗。也许这就是很多疑惑的根源之一。


商君书中主要的几种驭民术如下:


愚民:统一思想,不令民众有其他杂思乱想。


弱民: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所以治国之道,务在弱民。可以国强民富,但绝不是民强。民富和民强的区别是,前者没有任何想法和主见,更不会有政治诉求。后者有自己的主见,尤其是会提出自己的权利义务范畴,甚至提出自己的政治诉求。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瑕顾及他事。


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贫民:除了生活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


杀民:上述五者若不灵,杀之。


 



每次看完《商君书》后,思潮总会起伏,


这作者太强大了,也实在是只有在古老专制无比肥沃的土壤里才能诞生。


商鞅这小子,自从在魏不得志,入秦后求志在必得。


于是,尝试了帝道王道霸道之辞之后,以愚民弱民等驭民术一心一意扶助秦孝公。


实际上商鞅他只是服务于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很快其思想著述乃至后学汇聚而成的《商君书》,不久即成为天下第一禁书,只有历代君主和准君主才能读到,是历代太傅教太子治国之策的教材。如最早三国诸葛亮推荐给刘婵的读书科目中据说就含此书。


然而,商鞅忽略了一点,


首先,谁也不可能永居皇权。一个人不行,一个家族也不行。


于是商君书,实际上成了一个火坑,就像飞蛾扑火,前人的尸骨还在嗤嗤作响,后来者已经络绎不绝、前仆后继。


其次,他自己的家族、子孙后代,只要不登皇位,就是属于弱民,即被愚民的群体,也就是一只只蛾子。


而且当时,秦孝公一死,商鞅他自己立刻就被五马分尸,家族被灭。


以至于后来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商鞅,特意指出他刻薄寡恩作为其自身覆灭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商鞅的火坑里,谁都是燃料,没有人会是幸存者。


 



然而我深感到恐惧的是,


商鞅似乎并不是孤独的。


就连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甚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一派认为这句是赤裸裸的愚民,另一派认为不是愚民,根据在于应该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过在我看来,其实后一种断句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民众假如都不可驱使,亦即不可控,不听使唤不堪使用了,其实就已经是跟你没啥关系了,你还“知之”,一点意义也没有。所以前一种解释才能说得通,再说孔子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逻辑错误,愚民才是孔子的本意。


而且这一思想,同时可以在孔子很信服的老子身上找到更加明显直接的佐证。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说,“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其在道德经·六十五章》更是直言不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此外,同一时期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地》中也直接写道“将军之事:……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使人无识;……使人不得虑。……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初看,这似乎是一种保守军事机密的思想,反复再读,尤其是联系同一时期老子孔子的思想,大概那个时代先知者都有自己的苦衷,于是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捷径,“使之无知”、“使之无识”、“使人不得虑”,以至于几乎成为共识。何况愚民的极致,不就是使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像羊一样被驱使奴役吗。


还有,庄子在《庄子·外篇·胠箧》也说,“故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


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也说“为民知之不足师用。”


……


在中国古代,从今天看到的记载,大概自姜太公姜子牙始,老子、孔子、商鞅、庄子、韩非子,甚至孙子等一大批,如雷贯耳的先哲先贤们,虽然他们在许多方面令人叹为观止,各自都有很多独特的历史贡献,但是在对待民众民智方面竟然都发出过愚民弱民的各种声音,赤裸裸站在封建帝王的视角,甚至不少人更进一步,将自由派人士、学者、思辨者、游说之士等等不可驱使的人,视之为“国虫”、“国蠹”,或直接列为“奸伪无益之民”,可辱可杀可灭。


真是触目惊心的悲哀。


历史千年默默,欲哭无泪。


 



还有,


遍观历史,想想历史上充满了各种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对于本应普通平凡的许多东西,很多时候都一定非要用上神话鬼话谎言,或者遮掩,或者装饰,或者美化。


为何如此?


难道没有其他一种令人无条件信服的东西?


而且这东西,不仅帝王,还有权贵们市场都很大。


事实上,


唯有神话鬼话谎言,


尤其是神话,


这个世上也唯有神话才完全符合预期,就像信仰一样本身就是无条件的,无须质疑,也不用回答。


所以,几千年来,尤其是在古代权贵政治显达甚至社会名流身上,一旦有神奇无法理喻的东西,都应该反过来解读,因为那些很可能都是用来愚民的,都是他们自己精心炮制的烟幕弹。


烟雾缭绕,数不尽数,


这些遗毒,绵绵不绝,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其余祸可谓深矣、远矣、巨矣。当无时无刻不警醒世人。




我在这里等你,为了那千年一次回眸的承诺,欢迎关注。



(2019-09,文/于凡诺)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关于我们 | 组织机构 | 人才招募 | 合作加盟 | 联系我们 | 公告之窗 | 名家题词 | 社会活动 | 领导关怀 | 荣誉展示
文化才子网 传播人文精神 书写才子篇章
© www.19cntv.com © 陕西聚艺斋文化艺术社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陕ICP备2021003890号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1213号